民间社火秀,一场传承民俗文化的盛宴
发布:庆典演出-活动策划公司来源:qingdianz.cn发表时间:02月04日
欢快的秧歌扭起来、喜庆的狮子舞起来……2月日,第十一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民间社火巡游表演赛现场,表演者演得卖力,游客看得过瘾。不少游客说,这场民间社火巡游表演赛是精彩的民间艺术秀、民俗文化盛宴,让浚县古庙会更有意思。
民间社火团体自发组织巡游活动 老辈人传下来的习俗,祈求平安如意
“快过来,这边有好位置,社火队马上过来了。”一名游客说。当天8时左右,民间社火表演队正在浚县黄河路上表演,引得不少游客举起手机拍照。
虽然天气寒冷,天空中飘着雪花,但人们欣赏社火表演的热情丝毫不减。面带微笑的老年人、踮着脚尖的年轻人、坐在父亲肩头的儿童都在翘首望着社火表演队。
浚县王可庄文艺会、南大街文艺会、桥西社区文艺会、东街社区东后街火神圣会……余家民间社火团体的表演队从浚县北大街出发,经钟鼓楼沿东大街至黄河路,再经青坛路登上大伾山,他们边走边表演,引得游客纷纷叫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间社火(浚县民间社火)”代表性传承人孙书林说:“社火巡游活动是老辈人传下来的习俗,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如意。”
7岁娃踩着高跷上山 来了就要走好,这可是件大事
顺河社区纸坊街高跷圣会的马悦栋只有7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踩着高跷上山,我已经练了很多遍。我能走下来,爸爸才让我上会,所以我天天练。”马悦栋说。看见他小脸儿通红,记者劝他休息一会儿。他却说:“来了就要走好,这可是件大事!”
上山的队伍中,岁的黄国亮正在表演顶灯。“我表演的节目叫《怕老婆顶灯》,这盏灯在出门时点着,一路都不能灭。朝顶可不是简单的走走演演,要虔诚,要做到最好。”黄国亮说,他从8岁开始练顶灯,小时候跟着爷爷上山朝顶。爷爷过世后,黄国亮穿上爷爷的演出服,扮演着爷爷曾经扮演的角色,头顶一盏灯,演绎心中的坚守。
表演队中有正值壮年的表演者,有七八岁的儿童,有头发花白的八旬老人,他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用实际行动传承着浚县民间社火的传统文化。
高难度高跷表演惊呆游客 这绝活儿只在浚县能看到
“舞起来啦!舞起来啦!”顺河社区纸坊街高跷圣会的会首李顺增拿着“令”字旗,指挥表演者开始高难度高跷表演。只见一群踩着高跷的人抬着另一名踩着高跷的人,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扇子,随着空中的“蝴蝶”来回舞动,整个动作惊险刺激引来阵阵喝彩声。
东街社区东大街秧歌队的黄国亮头上顶着一个小碗,碗里放着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随着鼓点前倾、后仰、伏地、翻滚、站起……做完一系列动作,小碗仍稳稳地在头顶上且蜡烛不灭。北街社区文艺会的背阁来了,萌娃们在空中舞动着。现场还有时隔年再次出现的推阁表演。
“本来想着舞龙舞狮是经典了,没想到这高跷、背阁更原生态,浚县的社火表演真精彩!”“刚刚的武术表演很精彩,表演者堪比专业演员!”“他们踩着高跷飞起后劈叉,这绝活儿我只在浚县看到过。”记者听到游客们如此评价社火表演。
(浚县县委宣传部 徐朝广 刘倩倩 李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