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艺术家云集
发布:庆典演出-活动策划公司来源:qingdianz.cn发表时间:05月23日
四月繁花盛放的季节,中山公园里一片春意盎然,公园一角的音乐堂一如既往地安静矗立,迎接着它重张后的第个春天。
始建于年的中山公园音乐堂是老北京最早的剧场之一,余年经历了三次改建、数次维修,从露天、半露天到如今的全封闭专业演出剧场,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座坐落于皇家园林中的演出场馆。年,中山公园音乐堂重张开业。以“盛世音乐文化周”品牌为名,拉开了重张首演的帷幕。自此之后的每年,国内外著名院团、艺术名家大师汇聚于此,上演的各类演出超过场。在剧院云集的北京城里,中山公园音乐堂凭借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颇具特色的剧目安排,收获了一批忠实的拥趸。
在中山公园音乐堂重张周年之际,自4月日-5月日,场精彩演出将在“盛世音乐文化周”与京城观众如约见面。此次庆典演出季汇集了指挥谭利华、郑健、肖超、德国指挥韦岑茨·威斯伯格执棒的北京交响乐团、中国电影乐团、北京音协合唱团、柏林国家歌剧院童声合唱团、北京春天童声合唱团,基因三重奏、琥珀四重奏、钢琴家盛原、曲大卫、男中音袁晨野、女高音师乐、风靡全网的国乐演奏家方锦龙等名家,以及唐山市皮影剧团。
重张周年庆典首场演出“春日序曲—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 将于4月日晚上演。国家一级指挥郑健、北京音协合唱团、中国电影乐团联袂呈现《我爱你,中国》《红旗颂》《我的中国心》《天鹅湖》《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等中外名曲,此外,近年流行的作品《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往日时光》也将特别上演。
“五·一”假期在游园赏景的同时,还有不容错过的艺术盛宴。5月1日 :,“盛世华章—世界经典名曲大型交响音乐会”由指挥家谭利华执棒北京交响乐团,演绎观众喜闻乐见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闲聊波尔卡》《卡门》《红色娘子军》《我爱你中国》《茉莉花》《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中外经典作品。
“盛世音乐文化周”将呈现两场独特的亲子音乐会。指挥肖超将执棒中国电影乐团,特邀北京春天童声合唱团,于5月3日带来“大闹天宫奇妙夜—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版授权·视听交响音乐会”,经典动画大屏幕放映与震撼的现场演奏相结合,在动画金曲《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雪孩子》《舒克和贝塔》《邋遢大王》《葫芦兄弟》《没头脑和不高兴》中重温快乐童年。唐山市皮影剧团将于5月4日带来两场神话皮影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中外艺术家都将登台“盛世音乐文化周”。法国当代爵士领域最富盛名的乐队——巴黎爵士五重奏将于4月日上演独具法兰西特色的“午夜巴黎——巴黎爵士五重音乐会”,独具法兰西特色的缪塞特爵士、香颂、民谣,法式手风琴演奏的缪塞特舞曲以及本团原创作品都将呈现,还特邀国乐演奏家方锦龙、钢琴家曲大卫共同上演爵士乐版中国名曲。女高音师乐、男中音袁晨野,与钢琴家许红、陈曦,将于4月日演绎首中国艺术歌曲,展现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以及中国音乐的多元化魅力。5月9日,指挥韦岑茨·威斯伯格执棒“柏林的空气—柏林国家歌剧院童声合唱团音乐会”带来中外名曲。此外,琥珀四重奏、基因三重奏将分别携手钢琴家盛原、单簧管演奏家刘述等独奏家献上精彩的音乐会。
快访:尊重艺术规律 将演出的美好传递给观众
“我年以前的演出都是在北京音乐厅、海淀剧院和世纪剧院演的,年,中山音乐堂的重张为北京增添了一所专业的音乐厅。” 著名指挥家谭利华与中山公园音乐堂的缘分颇深,年4月日重张的第一场正式演出,就是由时任乐团音乐总监谭利华执棒北京交响乐团演奏的。
时至今日,中山公园音乐堂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盛世音乐文化周、打开音乐之门等活动都能看到谭利华的身影,北京交响乐团的演出也几乎都在这里上演。“当时中山音乐堂重建,还只有几根柱子的时候,我就在工地跑过很多次,看是否在声音上能达到要求。我很喜欢中山音乐堂的声音,它的声音很柔和,在这里录音的效果也很好。”
如今年过去了,谭利华感慨说,“这里还是那么亮堂,设备都很整洁,井井有条,就像年前一样。”年来,中山公园音乐堂通过‘打开艺术之门’和每年节庆的各种演出,不仅传播了高雅艺术,更为大众的艺术普及、文化惠民做出了巨大贡献。谭利华表示,“我去过很多地方演出,经历过各种音乐节,但是像中山音乐堂这样能够坚持年,并且将‘打开艺术之门’等文化品牌经营得非常红火的演出场所太少了。而且作为一名指挥家,我感受最深的是,这里非常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家,每次来都让我感觉非常亲切。”
能做到年如一日的得到艺术家们的交口称赞,着实不易。作为中山公园音乐堂的“执掌”者,北京保利紫禁城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坚有着自己独到的管理方式,她要求工作人员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尊重艺术规律。“我们跟艺术家在交往过程中,首先要尊重艺术规律,这个是最重要的。” 徐坚说,“艺术家上台之前都会有精神上的压力,艺术家每呈现一场精彩的演出,背后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艺术家,尊重艺术规律。此外,我们如何把这些我们知道的事情传递给观众,让观众来看演出的时候能感受到美好,感受到艺术家的心声,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谈及未来的计划,徐坚表示,“现在观众的审美跟以往有了变化,但也有相同之处,大家对品质的要求不变。如何吸引年轻人,让他们觉得来看演出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坚持自己的特点,跟艺术家合作,不断地呈现优质的演出,都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崔巍